所謂的瑞典經驗表明,銀行國有化有助於市場恢復信心,是增加信貸供應的最佳方式。美國政府一直在救金融機構,可遲遲不肯在美國銀行持股,大概是擔心損害銀行現有股東的利益。銀行國有化的要害是否定那些造成金融危機的銀行老大,拯救那些問題銀行,就必須讓那些問題高管下臺。但金融危機發生之後,美國政府對那些銀行老大非常恭敬,而銀行高管拿了政府給的錢或將其用來派發股息,或將其用來填補壞賬,或者乾脆就是揮霍浪費:已經在靠政府貸款而苟延殘喘的花旗,但居然動用5000萬美元購買公司專用私人飛機!
◎朱偉一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兼職教授
美國政府一直在救金融機構,但情況是越救越糟。於是有人說美國銀行系統是在被淩遲而死,千刀萬剮,流血不止。剛卸任的財長部長保爾森的救災方式基本上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保爾森顧此失彼,疲於奔命,從來沒有這樣狼狽過。這就不能不使得世人對美國的救市模式心生懷疑,其實不少美國人對美國的救市方式及其策劃者也早就產生了懷疑。保爾森的辦法不靈,就得另闢蹊徑,有人就翻了出瑞典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