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道瓊工業指數1920-1929十年走勢圖
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投資者對個股動態的關注超過對市場整體的把握。當投資者考察股指的時候,他們的目光更喜歡盯著當時的藍籌股:鐵路股票,而不是被視為有投機之嫌的工業股票。進入咆哮的二十年代後,許多投資者才開始對道瓊工業指數耳熟能詳,這是因為許多的一般市民開始“成捆”地購進股票。投資者的熱情使道瓊工業指數到1929年中時已從1924年的約100點增至近400點。

在1906年初漲至100點的二十多年後,道瓊工業指數於1927年突破200點。在這二十多年中,道瓊工業指數的年複合成長率只達到3.2%,業績平平。對於二十世紀初葉股市的低迷,第一次世界大戰和一次猛烈的流感爆發自然難辭其咎。

但是進入二十年代後,道瓊工業指數在1924年到1929年創造了連續六年增長的記錄。在1990年代的牛市之前,這是道瓊工業指數連續成長的最高記錄。從某些角度衡量,1920年代的牛市可謂股市歷史上最強盛的時期。

這部分應歸功於被稱為“沉默凱”的凱文•柯立芝總統(President Calvin Coolidge, Silent Cal),他宣稱“美國的事業就是商業”,並說到做到。他的不干涉,或稱之為自由主義政策(laissez faire)為當時經濟和股市的繁榮做出了貢獻,至少間接地促成了道瓊工業指數的聲名鵲起。1929年股市的崩潰最終使道瓊工業指數真正成為市場的焦點。投資者急需一個可以衡量股市整體損失的標準,於是道瓊工業指數開始在媒體的頭版頭條中頻頻出現。

1929年10月28日,“華爾街日報”的大號標題為“工業股票下跌38.33點”。第二天,工業股再跌30.57點(這兩天的跌幅分別為12.82%、11.73%,名列道瓊工業指數歷史最高跌幅的第二和第三位,僅次於1987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的22.61%)。在六天之內,道瓊工業指數下跌96點多,跌幅接近30%。

1920年代中期,道瓊工業指數的競爭者開始出現。其中一個明顯的競爭者就是,標普指數的前身在1926年問世,當時標普指數是根據200支股票日常表現制訂的。現在已經出現了更為複雜的股指。但是,道瓊工業指數已經成為公眾衡量股市的標準。如果你問普通投資者今天“股市”行情如何?你幾乎可以肯定答案是道瓊工業指數。

在繁榮的1928年終於突破300點
道瓊工業指數從100點增至200點花了近22年的時間,但此後只用了一年多一點的時間就從200點攀升至300點。
恰好在1928年的最後一天,道瓊工業指數突破了300點關口。當年道瓊工業指數增長了48%,是道瓊工業指數歷史上表現最好的年份之一(僅次於1915年和1933年)。

當時電話業和航空業開始起飛。曾撰寫一本關於道瓊工業指數的退休教授裏查德•斯蒂曼(Richard Stillman)指出,“我將此稱之為最後的猛漲。那是一個快樂的偉大時代。繁榮就像一場大爆炸:汽車大量生產,收音機大量生產”。

斯蒂曼教授認為,胡佛(President Herbert Hoover)在1928年的總統大選中戰勝紐約州長艾-史密斯(Al Smith)也有助於道瓊工業指數攀越300點,“政治氣候仍然對商業極為有利”。胡佛總統崇尚“強烈的個人主義”,並認為對商業的干涉是越少越好。

紐約証交所(NYSE)上市的工業股票的本益比為13.9,較1920年的低水準有了明顯增長。但是從經濟狀況顯著改善的角度來看,上述增長似乎並不過份。1927年11月17日,柯立芝(President Calvin Coolidge)總統的演講的其中一句經典深入人心,他宣佈美國“正在進入一個新的繁榮時代”(was entering a new era of prosperity)。 1928年3月開始,在沒有明顯原因的直接作用下,股市開始爆發出強勁的漲勢。股市不再以穩定的步伐上漲,而是開始大幅度的躍升。市場的波動性也隨之增長,大幅的增長經常被急速的下跌打斷。

1928年股市增長了40%以上,道瓊工業指數的本益比從12增至14。在1928年的最後一個交易日,道指的收盤點位創下當年的最高值。

此前,有關股市為什麼會大崩盤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解釋,它們認為1929年秋發生的各類事件可能對投資者的心理施加了不利影響。但是,沒有任何一種解釋具有明顯的說服力,因為類似的事件在過去也發生過,但是它們並沒有導致股市崩盤。

此後就是1929年著名的黑色星期五股市大崩盤,當時道瓊指數跌幅超過九成,多少華爾街大亨因此跳樓,之後還連帶引發經濟大蕭條,近四分之一的勞動人口失業,三分之一的銀行倒閉。這是美國歷史上一次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1929年10月股票行情猛跌,到11月中旬,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價格下降40%以上,證券持有人損失達260億美元,嚴重削弱金融制度,動搖企業界信心,阻礙工、農業發展,縮小海外購買和投資,使經濟陷入停滯狀態。從1929年至1932年,銀行破產101家,企業破產l09371家,全部私營公司純利潤從1929年的84億美元降為1932年的34億美元。對這次大蕭條,美國社會因而痛定思痛,成立獨立的證券管理委員會(SEC) ,奠定的現代證券市場管理的雛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意PHI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