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當人們被問到走向衰老的感受時,他們可能會以音樂大師莫里斯-希瓦利埃(Maurice Chevalier)一樣的心情回答,當面對唯一的一條路時,人步入老年並不那麼糟糕。面對關節僵硬、肌肉鬆弛、視力衰退和記憶模糊,以及伴隨現代社會對老年人的冷漠,似乎讓人看到可怕的前景。但事實並非如此。人類對衰老的恐懼是誤解。生活不是從旭日東昇,再走向窮途末路的漫長下坡過程,相反,它是一個從高到低,並再次回升的U型輪迴(U-bend)。

  人們在進入成年人生活後通常會很愉快。在從青年走向中年的過程中,當觸及到中年危機的低點前,生活狀況一般會越來越糟。但此後會出現令人驚訝的情形。儘管人們因步入老年而喪失珍貴的活力、思維敏銳和外表,但他們也得到了人們終生追求的幸福。

  這種奇特的發現來自經濟學新分支。它旨在探索比用財富衡量人類康樂安寧更令人滿意的方法。傳統經濟學用財富代表效用(utility),這是該領域研究幸福的一種乏味方式。但懷疑財富與康樂和安寧有直接關係的經濟學者,要直接探索幸福的實質和如何度量幸福本身。

  有些觀念已滲入到政策制定中。例如不丹國,其國民幸福感(Gross National Happiness,GNH)概念貫穿了整個國家發展計畫。所有新政策必須具有類似於其他國家評估開發專案對環境影響的GNH評估過程。法國總統薩科齊2008年曾請求2位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學者,阿馬蒂亞-森(Amartya Sen)和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能否研究出一套比國內生產總值(GDP)能更全面反映國民滿意度的辦法。英首相卡梅倫在上月宣佈,政府也將開始彙集有關人們康樂安寧方面的資訊。

  實際上美國的綜合社會調查(General Social Survey)、歐盟民意調查(Eurobarometer)和民調機構蓋洛普(Gallup)已彙集了這方面的大量資訊。它們的調查通常會向受訪者提出兩大類問題。一是對生活的評價,二是在任一特定時期內的感受。第一類問題涉及受訪者對生活的全面思考和總體感受。第二類是人們近期體驗到的幸福、滿意、憤怒或是焦慮等感受。據說第一類是度量綜合康樂安寧(global well-being),而第二類是度量以情感為特徵的精神快樂(emotional well-being)。但這兩類問題不總會得到相同回饋,例如,有了子女通常會讓生活在總體上感覺更好,但同樣增加了人們生氣或焦慮的可能性。

  統計學家是在用調查獲得的大量資料來尋找一般規律,而不是僅靠少數人的感覺得出結論。他們要努力找到究竟是什麼東西讓人們感到幸福的答案。

  它可能與4個因素有關:性別、個性、外部環境和年齡。大體上看,婦女會比男人略感幸福。但她們也對精神壓抑很敏感,有20%-25%的婦女在人生中某個時期都經歷過精神壓抑,而男性僅10%。它表明這些女性可能經歷過極端情感,或者表明大多數女性很愉快,而一小部分的人生經歷比男性更悲慘。

  在經濟學者的複雜回歸分析中,人的兩類個性表現顯著,神經質(neuroticism)和外向(extroversion)。易於感到內疚、憤怒或焦慮的神經質者往往感覺不到幸福。這不只是調查者或經濟學者詢問受訪者心境時的反復觀察結果。多年跟蹤受訪者的研究結果表明,神經質是一種很穩定的個性特徵,是衡量幸福感大小的很好預測指標。神經質人群不僅只是易於產生負面感覺,而且情感智力(或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EI)往往很低,使他們在形成和處理人際關係上表現糟糕,反過來也讓自己悶悶不樂。

  神經質往往導致性格陰鬱,而外向性卻是相反的表現。願意參加團隊合作,對聚會和派對有興趣者,往往比在工作時和閒暇之餘獨處的人會感到更幸福。這種個性特徵還能部分解釋跨文化差異。

  環境對幸福與否也起重要作用。生活中的彼此關係、教育、收入和健康等因素影響著人們的感覺。已婚生活會讓人有重大提升感覺,但無法與失業造成的鬱悶程度相比。在美國,黑人以往通常與幸福感低相關,儘管最新資料表明黑人或西班牙裔當今有改善。而有子女的夫妻要比無子女的幸福感低,受教育程度高者通常幸福感高一些,若一旦把收入因素考慮在內,此效果則體現的很弱。換言之,因教育能讓人變得富裕些,它似乎會讓人更幸福。

  當實驗調查者分別詢問30歲人群和70歲人群,這兩個年齡段中哪一組人可能會更幸福時,兩組人不約而同地認為是前一組。當請兩組人分別列舉各自的快樂幸福程度時,70歲年齡段則更有幸福感。學術界因此認為,對事物有豁達態度,有幽默感的外向性格人群會感到更幸福。

  生活樂趣呈現這種先高後低,之後再高的U型輪迴現象在1990年代初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至此,研究這種現象的興趣與日俱增。它在世界各國都存在。英國學界人士分析過72個國家的情況。各國出現中年生活低點的年齡不盡相同,烏克蘭在高位段,生活最糟年齡平均為62歲,瑞士在低位,平均為35歲,但世上大多數國家民眾生活最失落的年齡平均在40-50歲範圍,全球總平均在46歲。

  對U型輪迴現象的研究,不只涉及綜合康樂安寧,而且還有精神愉悅。在英國學界今年發表的論文中,學者們把康樂安寧分解為正負兩方面知覺(positive and negative feelings),以觀察生活中的情感是如何變化的。快樂和幸福感在中年時減少,然後在增加;20多歲人群在早期階段會感到壓力增加,然後又會迅速減少;憂慮在中年增加,然後會迅速減少;憤怒在一生中會逐步下降;而悲傷情緒在中年時會略微上升,隨後又下降。

  有一種可能性總是存在的,即幸福與否的變化不是因為生活進程改變,而是因不同年齡段之間的差別所引起。70歲的歐洲老人與30歲的人相比可能會感覺不同,並不是因前者年老,而是因他成長在二戰期間。經過對各種資訊綜合分析,降低了因不同年齡段引起的效果。美國人和辛巴威人不會在相同的經歷下成長,然而,U型輪迴現象仍在兩國國民中存在。若年齡段影響真正存在,那麼U型輪迴現象絕不會在40年的資料累積中持續存在。

  有研究結果表明,人在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行為方式。年長者的爭執會更少,對衝突的解決辦法會更周全。他們控制自己情感的能力更強,更少生氣。針對年長者和年輕人進行的實驗結果表明,當兩者突然聽到他人對自己的輕薄評論的錄音時,前者並不很生氣,也不極力辯解,只是以一句"你不可能時時都讓所有人都滿意"的話應對。

  有各式理論在解釋為何會有這種現象。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Laura Carstensen的解釋是,因為只有人類具有認識自己最終歸宿和控制自身時間範圍的獨特能力。因年長者瞭解自己更接近人生終點,故更願意過好當前生活,注重當前可能會影響生活,例如情感之類問題,而不太關注長遠目標。

  同樣,還有其他可能的解釋。人們可能不得不接受自己每個階段的長處和短處,放棄夢想成為企業高管,或社會顯貴的努力,而安於現狀。接受衰老的事實可能就是解脫,正如有名人所言,在人們放棄想要更年輕的努力後,日後的生活才會更愉快。

  無論U型輪迴的原因為何,它的影響已超越了人的情感範圍。幸福本身不只是讓人感到愉悅,而且還讓人更健康。英國精神病學學者進行的實驗發現,精神壓力最小的人群在受傷後恢復的速度是壓力最高人群的兩倍。他們還發現,精神愉悅者感染病毒的機會也低,即使受感染,患病症狀也輕。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程度雖通常比年輕者差,但前者的精神愉悅可能有助於他們填補健康劣勢。

  若干英國經濟學者通過實驗證明,幸福者的勞動生產率會更高些。他們由此得出以下兩點結論。第一,若有人自願參加實驗,那麼參加經濟學者設計的實驗,會比心理學或精神病學者的實驗更有益。第二,年長者的精神快樂有助於彌補因認識能力下降帶來的勞動生產率損失,這對各國解決勞動力老齡化問題很有意義。

  發達國家人口衰老通常被視為經濟負擔,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但U型輪迴卻以正面視角來看待此問題。世界人口越成熟,它的前景會越光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法意PHIGROUP 的頭像
    法意PHIGROUP

    法意PHIGROUP

    法意PHI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