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次主要問題是金融衍生品,它的放大性增長加大了金融市場的杠杆比例。商業銀行的系統和很多銀行的系統杠杆比例不應該太大,但是因為金融市場是繞過了巴特爾協定。比如說花旗銀行,他自己公佈是10.48的杠杆比率,實際高達23倍,這就說明商業銀行是很難拯救的。金融衍生品怎麼會加大到商業銀行的杠杆比率?

以前銀行所持有的資產負債,資產有很多信貸資產,或者是持有大量債券,必須要流有一定的存款準備金。比如說建行分成多少的類別,某一類是1%,某一類是10%,必須要留在那裏不能動,你就受到了限制,杠杆比例就受到了約束。但是信用微調期,是信用衍生類的工具,它的作用是相當於比如說花旗銀行的債券有危險,這個錢動不了,有沒有成本更低的做法?只要在市場上找到另外一個老總代表的對沖基金來給我擔保現在的資產。如果我出現違約,他給我全部補償。這樣信貸的保護成本就降低了,這時候就可以把存款準備金挪為它用。它把這個資產做得更大,錢賺得更多,利潤就越好。這種信用衍生產品給商業銀行提供了一個低成本保護資產負債表的一個有效措施,降低了相當於保護自己資產負債表的成本,同時加大了剛剛比率。這一切完全是合法的。當時的金融衍生類產品沒有任何法律監控,格林斯潘是強調金融自由化的,非常反對對衍生類產品進行約束和規範。正是他的態度導致了金融的衍生品出現爆炸格式得增長。 

01年的市場只有1萬億美元的規模,07年的時候已經變成了62萬億的規模。為什麼會有這樣強大的需求?就是所有的銀行地所有金融機構都在這麼幹,擴大資產規模,在整個資產價格往上的過程中就可以贏得暴利。這次衍生品市場出現危機,出現爆炸性的增長是加大了整個金融市場的杠杆比例。有一次採訪我說,美國出現這麼多問題對中國的監管有什麼啟發?我說中國的監管太細,要關心每個企業做的產品。比如說我現在做了一個黃金類的創新產品,監管要細到這個產品的每一個細節的說明。這就好象在中央政局常委要關心每個企業生產多少只牙膏,有這個必要嗎? 

美國的監管也不對,他什麼也不管,鼓勵大家做創新,導致衍生品爆發。中國應該監管金融市場的杠杆比率。只要杠杆比率不超過8倍,10倍,由你銀行怎麼折騰,風險控制之內放鬆。控制杠杆比率最大的特點就是一旦某家公司亂搞出現了問題,不會涉及到全盤的問題。不會發生嚴重的問題,因為杠杆比率比較低。這樣才能從微觀上搞活,從宏觀上因為有效的整合。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現在搞活的刺激政策,如果把金融機構綁得那麼死,大量的資金使用效率會受到限制,沒有把需求資金的中小企業和金融機構對接,會那邊饑餓得不到糧食,這邊是脂肪過剩,整個金融體系運行的效率是偏低的。這就是雖然我們要從美國金融危機中吸取教訓,但是不能說他們出了問題我們就不能搞了。美國是一個大胖子,是屬於營養過剩出的富貴病,我們是創新不夠,營養不良。 

由於高倍杠杆就把美國的資本市場和金融市場吹出一個大泡泡。這個泡泡就是在金融杠杆之下不穩定的。格林斯潘認為信用違約到期這種新產品之後使美國金融機構都可以把自己的風險定價,轉移給整個金融市場。這樣每個金融機構的風險就降低了,風險被分攤到全世界的金融機構手中。整個金融系統不會出現大規模的集中危機。從邏輯上來看是有問題的,從微觀上來講他說得沒錯。比如說工商、花旗銀行這樣做了以後確實是降低了它微觀一個細胞的風險和杠杆比率。但是宏觀來看確實加大了和全世界整個金融體系的杠杆比率。他是放大的風險,不是縮小了風險。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道理,非常簡單的一個事實。
2008年12月23日 金融界網站 新浪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意PHI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