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景氣沒有衰退? 經濟學家需要一個新的標準來衡量景氣衰退

Sep. 11th, 2008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


As the old joke goes: when your neighbour loses his job, it is called an economic slowdown. When you lose your job, it is a recession. But when an economist loses his job, it becomes a depression. (
這段還蠻有趣的,所以保留原文。)

怎樣的情況才算是景氣衰退? 多數的經濟學家假設當實質GDP下滑時就表示景氣衰退,但這樣的定義卻很容易造成困惑。經濟學家應該重新思考出一個標準的景氣衰退定義。

在今年的第二季,美國年化
GDP出乎意料的成長了3.3%,歐盟區及日本則下滑,英國維持平平。許多經濟學家猜測歐盟區及日本的年化GDP有可能在第三季也會呈現下滑,如此一來,根據”rule of thumb”,歐盟區及日本便陷入景氣衰退,然而美國卻沒有這疑慮。但若根據GDP以外的衡量標準,美國經濟自去年起已經出現趨緩情況。



作者藉由上圖表,從不同角度來評估2007年八月信貸風暴後四主要國家經濟趨緩的程度。

1.      GDP成長率:美國表現優於日本及歐盟。

2.      失業率:美國失業率由去年八月的4.7%提高到今年八月的6.1%。其他國家的失業率雖然僅公佈至今年七月,但其他國家今年的失業率水準和去年比起來則變動不大:日本僅微幅上升0.2%,歐盟更稍微下降一些。

3.      每人GDP成長率:由於美國的人口數正迅速增加,而日本卻開始減少,因此從去年第三季起,美國每人GDP成長率僅稍微增加,而日本則增加最多。

 對一般人而言,當失業率大幅上升時就表示景氣衰退。相反的,經濟學家卻是以連續兩季GDP下滑來當作景氣衰退指標,作者認為這種衡量標準並不合理若一經濟體系GDP在一季上升2%然後在接下來連續兩季GDP各下滑0.5%,以經濟學家的觀點,這情況便是景氣衰退。相反的,若一經濟體系在一季下滑了2%然後在接下來連續兩季GDP各上升0.5%,即使這種情況明顯比第一種糟,但在經濟學家眼裡第二種情況並不算是景氣衰退。事實上,美國經濟在2001年景氣衰退期間從沒有出現過連續兩季GDP下滑的情況。

經濟學家衡量景氣衰退的標準,除了
連續兩季的定義有瑕疵外,其實GDP數值本身也可能誤導經濟學家的判斷,因為GDP數值常在公佈後又被修正。高盛的一經濟學家Keven Daly研究指出,從1999年起,美國每季GDP成長率在一開始估計跟最終估計間平均會被往下修正0.4%(年化)。相反的,歐盟及英國則平均會被往上修正0.5%。另一個衡量標準,GDI(Gross Domestic Income)理論上而言,應與GDP數值一模一樣。然而美國實質GDI從去年第三季起只微幅上升0.1%,而GDP則上升了1%。美國聯邦準備的經濟學家研究指出GDI在預測景氣衰退前期的準確性比GDP高。


開闢新的景氣衰退衡量標準
 

上述原因就是為什麼不要太倚重
GDP來當做衡量經濟衰退的標準。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在衡量經濟衰退時,則是利用每月的工業生產就業率實質所得以及批發及零售等數據來作為衡量標準。即使NBER用來衡量景氣衰退的方法比經濟學家的定義還複雜些,但若只是單純用經濟活動絕對數值的下滑來定義景氣衰退似乎也過於簡化。畢竟,當要比較不同景氣循環中景氣衰退的程度或是比較不同國家間景氣衰退的程度時,用絕對數值來比較可能會出現問題。

例如,國家
A的長期經濟成長率為3%,國家B只有1.5%。當在年化GDP成長率為2%時,國家A的失業率會上升(因而像在經歷景氣衰退),而國家B的失業率則會下降。同樣的,若因為生產力快速成長而造成一國家長期經濟成長率提高,正如美國自1995年來所經歷的情況,則當經濟趨緩時,生產力的絕對數值便不太可能會下滑。

因此,若能將經濟衰退定義為
在某特定期間內,經濟成長率下滑以致明顯低於其應有的經濟成長率(potential growth rates)”的話,會合理許多。由上圖的右下小圖可看出,四個國家的經濟成長率都低於其長期應有的經濟成長率水準,而以英國差距最大,美國次之。

雖然用上述定義比較合理,但長期應有經濟成長率很難去衡量,且
GDP的估計數值仍存在需被修正的問題。另一個方法是用失業率來衡量景氣衰退,畢竟失業率沒有需被修正的問題且也較能反映出及時的情況。當失業率上升時,經濟成長率很有可能已低於其應有水準。在過去半世紀以來,每當美國的失業率上升0.5%以上時,NBER隨後(但常常是已經過一段時間後)便會宣布景氣進入衰退。但這方法比較不適用於歐盟區,因為歐洲企業通常較晚開始裁員,因此失業率會是落後指標。儘管如此,歐洲的失業率通常在景氣衰退開始後幾個月內也會上升。



英文原文
: http://www.economist.com/finance/displaystory.cfm?story_id=12207987

 -------------------------------------------------------------------------------------------------------
歡迎轉貼,但請附上來源及連結,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意PHI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