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客製化女神 Ruby Sparks》中的男主角,只要利用他那部打字機,就可以任意打造出他心目中的女神,會講法文還會煮菜,想要生活只有男主角,女主角就只能想著男主角。可惜行情漲跌無法單憑想像操控,尤其莫非定律就是這樣搔著行情的癢,爬呀爬的......
對於討厭英文介面,又不想考慮匯差先扒你一層皮的國外ETF,台灣其實也有其他ETF可以參考。在想要投資一籃子股票的前提下,ETF會比一般共同基金扣掉更少的交易成本,並且ETF也不像基金需要以打敗大盤績效為目標,它生來的目標就是以追蹤指數為使命,所以它比較不會像個股大漲大跌,市場相對低迷時,ETF也會比較抗跌。
台灣最早成立的ETF是台灣50,於2003年時成立,發展到現在已經有14支台灣證券ETF(可參考台灣證交所),資料如下表:
遠通說重複交易是eTag必須面對的宿命,但認真來說,ETF生來才是為了追蹤指數而活,但你還是要知道追蹤指數到底追得好不好,畢竟亂驗收大家可是會退貨的。所以到底要怎麼知道ETF和指數的黏著性好不好,可以從ETF和指數報酬率來看出差異,並且注意:
1. ETF未必會完全複製指數(如:台灣50採完全複製;豐台灣採最適化法)
2. 追蹤類似的產業指數,成分股也會不同(如:富邦台灣科技ETF和元大寶來電子科技ETF)
另外ETF的流動量也是很重要的,當你看好某個指數,但偏偏這支ETF成交量不高,你想買也買不到,那也只能期待萬把個機會中遇到你的Soul mate,所以這時候就需要參考交易量及最佳五檔買賣揭示(可參考台灣證交所)。
另外,除了ETF本身報酬率外,只要累積報酬率大於指數報酬率達到規定(依各基金公開說明書規定),每年投資人都有機會拿到現金股息,這會比台幣定存好上許多。
下圖則是類比台灣ETF的成交量、基金規模、殖利率、報酬率:
〈延伸閱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