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正和幾個朋友吃著晚飯。席間朋友談起了最近市況不佳,手上的股票都慘被套牢。他們表示對台灣後市感到悲觀,同時卻好奇我怎麼解讀股市。
我問了他們一個問題:「歐巴馬當選了,你覺得這件事會怎麼影響股市?」。朋友A說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朋友B說歐巴馬的政策是對富人加稅;朋友C便補充股市應該會跌吧,但後續如何,C又說不出所以然。

我從接案的經驗發現,很多人投資最大的困擾,就是不懂得怎麼解釋消息面。所以面對大量的訊息,就停留在「我知道了」、「我接收到最新發生的事」,比如「我知道歐巴馬當選了」。大腦停止對此消息思考,更不用說有買賣的動作。
反之,身邊賺錢的朋友,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從新聞的蛛絲馬跡,找到投資的機會。他們抽絲剝繭新聞的方式,可以用3個問句來運作。

1.這時候出現這個新聞,對誰有利?
小至一家公司營收的狀況或大到一國總統當選的事件發生,在新聞呈現於你我眼前,有數小時到數個月時間差。這段時間內,先知道到事件發生的人可以預先作反應,好比公司的大股東可能早在2-3個月前便已知公司接到了一筆大訂單。因此當你看到這類新聞第一個反應先想,這個時候出現這個新聞誰已經先上車,會否是利用消息出貨,同時檢驗股價是否已經反應,以免成為別人出貨的對象。

2.這則新聞接下來的發展?
第二個問句是你需要推演,若按照這則新聞的報導,後續的效應為何?會有什麼發展?比如8月底某建商以創新高的價位宣布在高雄買地,我們便可推演在高雄擁有大量土地的建商,手中持有的土地將因此有上漲的空間並帶動股價。這時候你就可以再回顧第一個問題,股價是否早已反映?若股價還在低檔,通常消息出來還會有一段漲幅。

3.這則消息出現之後,我可以做些什麼?
從實務接案經驗中我發現,遇到狀況或問題時,想著「我可以做些什麼?」將比告訴自己「我知道了」、「怎麼會這樣?」,讓人對已發生事件更有控制力,也更能產生行動的方案。比如歐巴馬當選後,可推演出平價醫療法案將有助於藥品、藥材的需求。根據這個推演,我們便可以收集周邊的訊息,比如哪些股票最強勢、營收最好,並制定進場計畫。

今年1月14日總統大選,馬英九順利連任成功。相較於已上漲至2011年歐債風暴高點的美股,台灣選前卻因為緊繃僵持的選情,而使大盤在7200左右的低檔區盤旋。有了這3個問題的解析模式,當投資人看到馬連任的新聞,便可以了解選舉的底定,將讓觀望的資金勇於進場並追趕歐美的漲幅。
而台幣從2011年年中的28.8回貶到2012年年初的30元附近,更讓當時已經低迷近一年的電子股,有機會順勢上漲。隨後1月中到2月底,果然電子股也如預期大漲一波。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投資的成敗,除了技術外,解讀新聞的能力更是不可獲缺。當其他人看到新聞,大腦還停留在「喔,我知道了」這個階段,你將能透過上述3個問句幫助自己找出獲利的契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意PHI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