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再次飛身一躍。下次在哪?
廣泛來說,有兩個因素掌控著原油價格。一個是原油的實際供給與需求,另一個是反映世界狀況的市場情緒。基本面的變化較慢;而市場情緒的波動則比較大。在最近幾周內,這兩個因素使得原油價格起起伏伏。

今年三月份,市場擔憂伊朗人會對荷莫茲海峽(請見附註1)做出戲劇性舉動,即(關閉荷莫茲海峽)切斷對全球原油市場的供給,這種擔憂使得每桶布倫特原油的價格衝破了128美元(參考圖表)。然而由於歐元區債務危機愈演愈烈,再加上中國經濟放緩使得原油需求預期更加暗淡,每桶布倫特原油價格在6月22日已經跌到了88美元,比每桶128美元的價格跌去了近30%。
 
當然,原油供給方也會對原油價格產生影響。近幾個月以來,沙烏地阿拉伯一直在快馬加鞭的抽取地下原油,而抽取速度更是達到了30年之最,沙烏地阿拉伯這一舉動是為了彌補美國和歐洲對伊朗實施的於7月1日正式生效的制裁而造成的原油供給減少。大量的利比亞原油也因此重現於市場。美國(北美)頁岩田的原油幾乎填滿了由於敘利亞,葉門和南蘇丹原油供給衝擊造成的原油供給缺口。

這個情緒化的雲霄飛車現在又開始爬升了。6月29日那天,原油市場對歐洲峰會做出了赤裸裸的,過度的,欣喜地反應。布魯頓原油價格一躍上升了9%,三年內單日漲幅最大的記錄,將價格一度抬升到每桶近100美元。供求基本面以及擔憂因素顯示原油價格應該會在這一價格附近徘徊一陣。

首先,儘管歐洲的原油消費量在今年的前三個月每天下降了一百萬桶(b/d),但是原油需求仍保持著很強勁的態勢。日本的石油消耗量每天增加了四十萬桶(用來彌補核電站已無法生產的電量);美國四月份的汽油消耗量也年比增加,並且是16個月以來首次增加;另外,儘管中國經濟五月份有所放緩,但是今年前五個月中國原油需求量還是年比增加了2.6%。

今年下半年中國經濟的復甦以及其延遲的基礎設施開支消耗,預期對原油需求會有一個支撐。大多數分析員表示,2012年全球的原油消費量應該會每天增加近一百萬桶。

另外,供給方的前景則不容樂觀。對伊朗的制裁會使市場流失大約140萬桶每天的原油供給,這一數字大大高於原油預期。中國,一直被認為會是唯一敢購買伊朗原油的國家也加入了制裁伊朗的陣營,表示會減少從伊朗的原油進口量以求美國免除對自己的制裁。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家如中國般,從伊朗的石油進口量將會持續下降,而這樣做的目的是避免引起美國的注意。與此同時,歐洲對伊朗的反對則意味著那些由歐洲保險公司保險的原油運輸商—全球百分之九十的船隻都由歐洲保險公司保險—若繼續運輸伊朗的原油將會失去保護傘。

並且,有跡象表明沙烏地阿拉伯對原油的產量和產時加以控制來推高原油價格。該國的石油部長Ali Naimi 曾表示每桶100美元的價格很公平。沙特人承認為了維持高昂的社會開支項目來避免類似“阿拉伯之春”(請見附註2)的事件在本國內上演,原油的價格必須保持在每桶80到85美金。原油價格在每桶100美金以上時,伊朗,伊拉克,阿爾及利亞和委內瑞拉才能維持國內開支,因此他們希望沙特減產更多。而沙特不可能滿足這樣的願望也應該會緩和一陣子市場情緒的波動。

附註:
1. the Strait of Hormuz: 荷莫茲海峽是連接波斯灣和印度洋的海峽,亦是唯一一個進入波斯灣的水道。海峽的北岸是伊朗,有阿巴斯港。海峽的南岸是阿曼的飛地穆桑代姆省,其南面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海峽中間偏近伊朗的一邊有一個大島叫做格什姆島,隸屬於伊朗。現時荷莫茲海峽是全球最繁忙的水道之一。

2. Arab spring: 阿拉伯之春, 是阿拉伯世界的一次革命浪潮。始於2010年12月18日突尼斯青年穆罕默德•布瓦吉吉抗暴自焚引發的茉莉花革命,並迅速蔓延至整個阿拉伯世界持續至今。目前突尼斯、埃及、利比亞、葉門四國的統治者已經被推翻,在敘利亞和巴林爆發了嚴重的國內衝突,在其它阿拉伯國家如阿爾及利亞、伊拉克、約旦、科威特、摩洛哥、黎巴嫩、茅利塔尼亞、阿曼、沙烏地阿拉伯、蘇丹也爆發了大小規模不等的反政府示威,迫使統治者作出各種讓步和改革。
(來源:維基百科)


 資料來源:ECO中文網獨家授權http://www.ecocn.org/thread-70532-1-1.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意PHI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