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險基金業者綁住投資人並減少訴求
以堡壘(Fortress)作為投資集團的名稱無庸置疑地給人堅固的印象,不過投資人現在卻發現還有不幸的言外之意:這家避險基金公司已經暫時停止贖回,而投資人的資金就這樣被困在堡壘裡。

這不是特例,都鐸資產、城堡資產、D.E. Shaw及Farallon等大型資產管理公司都已經限制投資人撤資的權利。

這些公司可是避險基金業的貴族,還記得一年前有許多退休基金及捐贈基金紛紛選擇這些市場領袖,其中有的避險基金集團還展開其他業務例如:私募股權基金和投資銀行業務。

當市場趨勢轉向合併時總是發生許多潛在衝突,尤其是小型基金績效優於大型基金這個爭論已久的問題,在財務分析期刊(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終於被證實。

問題在於這些小型基金沒辦法維持苗條太久,漂亮的績效會吸引新客戶加入,有些階段他們的基金規模超過了最適規模,有些基金經理人為了預防這個問題會在一個特定時點後拒絕更多資金流入,但是那些錢是很難抗拒的。畢竟每年的2%管理費是可以預料的;但20%的績效費能不能激勵經理人賺更多錢就未必了。唯一能確定的是,經理人若沒拿到任何績效費,最後還是可以擁有全新的一年。

對於小型避險基金而言,每年的管理費可能不足以支付全部帳單,所以在景氣崩潰那年來臨之前會盡力讓基金規模成長也很有道理,如果經理人將一些基金關閉,也會選擇成立新的基金,分散投資對於經理人比對於投資股票和政府公債的投資人更有意義。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這樣分散投資的經理人也再拿他的名譽冒險,因為所有的避險基金不可能同時表現很差(除了今年這種情況以外),但也沒辦法比別人優秀。更糟的是,建立一個大型基金集團的過程中,經理人將會遇到招募新人、行銷以及經營管理的問題,他們的這些技巧可能還不太夠。

避險基金業所管理的資產成長速度已經快到有危險,從1990年底的390億美元至2007年年底已經成長到1.9兆美元,這也表示整個產業已經成長過頭了。避險基金業沒有那麼多名副其實的經理人,而且也沒有那麼多市場不平衡給經理人剝削利潤,也造成太多基金仰賴多頭的槓桿操作。

客戶們在今年正式幻想破滅,今年的11個月以來每檔基金平均虧損17.7%,根據避險基金研究(Hedge Fund Research)顧問公司,這樣的表現可能比許多股票好,但是跟他們宣稱的”絕對報酬”比起來卻相差甚遠,而且實際的虧損可能比現在被揭露的更嚴重,投資人贖回股份迫使經理人賣掉更多資產,這讓情況更為嚴重。但也有人提出避險基金的報酬比只盯著多頭的共同基金穩定,只不過避險基金不具流動性,換句話說,所有的虧損將變成一大團。

並非每個人都受到波及,有的基金利用電腦模型在全球市場下注,他們很有系統並且具備總體的思維,今年有16.8%的傑出表現。這些在艱難時刻存活並賺到驚人的報酬的基金之中,有一檔剛好叫作凱因斯基金,由Sushil Wadhwani操盤,利用短期、中期及長期模型的結合作風險管理,在今年增加了14.1%,槓桿後的報酬為43.4%。

儘管是這樣可怕的環境,有些避險基金仍有辦法獲利,同時也支持整個產業存活下來,他們已經經歷了很多歷史上的動亂,包括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的崩潰和1990年代總體經濟的衰退。

事實上避險基金業的結構穩定程度遠遠不及傳統的基金管理,也許這是因為富達(Fidelity)或先鋒(Vanguard)的投資人惡意中傷避險基金,而且他們又比投資避險基金的退休基金來得有耐心多了。

認證碼: c9273b5836c35449570778262d0fae7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意PHI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