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週刊》封面文章認為,政府10月底公佈的三季度GDP以年率3.5%的速度成長並不能說明美國經濟真正走上復甦的康莊大道。雖然它打破此前連續4個季度負成長局面,但應充分認識到成長主要得益於汽車和其他傳統加工業大幅回升的影響。文章認為,在GDP和其他統計指標中反映不出來的無形軟投資類的活動情況不容樂觀。而它們對美國未來成長非常重要。
三季度GDP數據已被一些經濟學者和新聞人士視為對衰退已結束的確認。在進一步的是,實際GDP成長和三季度就業回落現象隱含著同期勞動生產率在飆升。但現在的問題是,GDP和勞動生產率成長數據可能被嚴重誇大1%,甚至更多。
這是因官方統計指標未把像研發、產品設計和員工培訓等工商業無形軟投資減少情況包括在內。已有大量證據表明,為降低成本和提高短期利潤,企業正大幅削減這類開支,而它們對經營創新確至關重要。不在此投資,美國不可能在全球知識型經濟中競爭獲勝。然而,人們從GDP和勞動生產率類統計指標中看不出這類投資大幅減少,而GDP統計仍集中在汽車和建築等傳統行業。
政府統計專家們實際上是在嘗試用上世紀的統計手段來跟蹤21世紀的經濟活動。此做法不僅讓投資者、政策制定者和企業決策層用作評價經濟的重要數據嚴重畸形,而且還製造出美國贏得了與衰退搏鬥的假像。
據本刊使用未正式公佈的統計數據估算,能夠研發新產品,使經濟在長期內更具競爭力的美國科研和工程人員的就業在過去1年內下降6.3%。然而,反映總體就業的指標也只下降了4.1%。
這的確是個大問題,因這些受過良好教育者已成為美國經濟成長越來越重要的部份。據全美大企業聯合會(Conference Board)和馬里蘭大學即將在明年1月向美國經濟學會(AmericanEconomic Assn。)年度大會提交的研究結果表明,全美2007年的工商業無形軟投資約1.6萬億美元,而同期在機器設備和建築物上的有形資產上投資僅1.2萬億美元。兩者1995年時的規模大約相同,而1985年時,有形資產的投資約比同期無形資產投資高出40%。
美政府彙編GDP數據的經濟研究局(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BEA)正採取相應措施來解決當前新形勢下的經濟統計問題。BEA認為,仍需通過大量工作方可讓無形軟投資內容能以數字形式反映。故美國當前只是在以支離破碎的信息來判斷衰退經濟的前行方向。
統計指標雖不反映無形軟投資情況,但仍有懷疑它在減少的充分理由。企業面臨著以削減研發開支和推遲其他重要無形資產投資的方式來降低經營成本的巨大壓力。由於這些開支在財務報告中僅以成本形式反映,人們不能馬上看到這類開支帶來的好處。
GDP成長被誇大的另一跡象是,直接面向新興企業的創業投資活動在急劇下降。今年前3個季度的創投總計約120億美元,只有去年同期半數。削減部份的資金被用作購買電腦和其他有形設備,這些購買活動能反映在GDP中。
具體情況是許多跨國企業大幅削減研發開支,這在GDP統計中不反映。像美國鋁業(Alcoa)、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和強生(Johnson& Johnson)等公司宣佈今年研發開支比去年減少從13%-36%不等,而它們的研發開支都在十數億到數十億美元之巨。
今年2月通過的經濟刺激計劃的確包含了用於研發的政府資金。但據民主黨領袖委員會(Democratic LeadershipCouncil,DLC)近期公佈分析報告表明,全美研發開支因工商業活動縮減已連續第二年下降。
瞭解無形軟投資變化的另一途徑是通過觀察知識型員工的勞動力市場情況。僅加工業內包括工程師、科學工作者和其他知識型員工的非生產性工作崗位按年率計在三季度減少7.6%。這幾乎是生產型員工減少速度的兩倍。這在像電腦和電子產品、運輸設備和化學等重要工業特別嚴重。
此外,研發投資減少僅是無形軟投資下降的一種。跨國企業曾在全球員工培訓上花費過1340億美元,但這類開支從去年起大幅減少。據全美培訓和發展學會(AmericanSociety for Training & Development)統計,企業去年人均削減培訓開支3.8%。目前雖無今年數據,但據該學會出版物主編PatGalagan估計削減幅度會更大。
據BEA公告,在截至今年6月的前4個季度內,工商業在設備和建築等有形資產上投資減少20%。若無形軟投資以同樣比例下降,可非常粗略地估算,還需從DGP-3.8%的成長中再減去1.5%;若此投資減少15%,GDP成長仍減去1%。
另外影響美國無形軟投資的主要因素還來自于向中、印等國外包研發項目。跨國企業在海外的研發開支數量越來越大,而進口的研發數量在逐年增加。如此無形軟投資轉移現象未在GDP統計中反映出來,但由此帶來的經濟衝擊確非常嚴重。
大企業高層們堅稱,將研發開支轉向中印等國能夠通過改善研發效率讓美國收益。他們爭辯道,同樣一筆工資在美國只能支付1位知識型員工,而在中印兩國確能支付2位員工,產出的研發成果也是美國的兩倍。但若總部在美的跨國企業都將研發和新產品開發,甚至生產都發放在海外,那麼美國境內普通勞動者究竟能獲得何種受益?
無論怎樣,當前知識型員工的困難處境意味著這次GDP數據傳遞出的復甦信號過於樂觀。在無法衡量無形軟投資的經濟效果時,所有對整體形勢的判斷只是空談。除非此情形有改善,否則想瞭解經濟究竟是否真正在復甦之路上仍是非常困難之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