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sdent.com/
擅長運用"人口學"和"科技循環"推斷股市的HarryDent
即將出版的新書
The Great Depression of 2010-2012: How to Prosper in the Crash That Follows the Greatest Boom in History
大家趕快為接下來的大蕭條做好準備
以下摘錄
1)2000年3月—網路科技泡沫見頂。
2)2001年9月—地政周期。
3)2005年7月—房產股泡沫見頂。
4)2007年6月—金融股見頂。
5)2008年後期—新興市場見頂?
6)2008年後期—科技S曲線達90%-第2次科技見頂。
7)2009年後期—10年週期。
8)2009年後期—4年總統選舉週期。
9)2009年後期到2010年早期—通脹與商品泡沫見頂。
10)2007年到2010年—消費波浪見頂。
1920年是汽車快速成長市場。
1993年是網路和手機市場,普及率由10%到2000年40%。
這個從10%到40%的變動很像1914年到1919年期間。
1925到1929年期間還有個二次泡沫,對應於2005到2009年,普及率應該升到近90%。
但Nasdaq在2000年3月高峰拖了很長時間,不像1929年後期伴隨了一個更大的泡沫,
估計Nasdaq要到3500到4000見頂,2014到2017年之間會有個熊市泡沫的崩盤。
地政週期應持續到2018-2019年。
未來10年中,世界將變更糟,而不是更好。
2000-2005年戰後嬰兒潮處於37-42歲房產消費到了頂峰
2005年7月房價高估最嚴重
房價相對於房租和收入也被過度高估,必須下跌40-50%才合理。
2009年夏季房屋抵押可望見頂,住宅需求和經濟將反彈。
通脹壓力使利率將於2008年後期-2009年後期上升,
直到2010年經濟脆弱和房地產才能反彈。
在此之前房價可能一直下滑,就像1991到2005年的日本一樣(跌了60%到70%)
在2010年早期和2015年早期之間房價可能最糟。
2007年金融股見頂
新興市場就像2000年的Nasdaq,可能先出現較小暴跌,
2009年看似恢復,但在2010年出現大暴跌,
到時全球經濟開始減緩,商品泡沫破裂
就像1914年到1928年一樣,網路和手機普及率應該於2008年底到達90%。
2008年之後歐美許多成長股將減緩。
許多企業以10年為週期制定長期發展計畫,
若在每個10年末端過渡擴張,就會接下來的10年初期加強管理。
上次10年週期是在2002年後期見底,
估計2009年後期將見頂,剛好和商品泡沫週期吻合。
也就是說2009年後期將崩盤
就像20年代/30年代/40年代/60年代/80年代/2000年代一樣。
下波熊市反彈應該從2014年後期開始,
選舉週期通常在第1年漲到高點第2年表現最糟。
從1987年以來的5次週期中,
主要調整都在第2年
選舉週期也和10年週期在2009後期見頂
就是說2009年後期到2010年後期最容易崩盤
通膨與勞動力增長間隔2.5年半
嬰兒潮這一代將於2010年開始迅速退休,造成通貨緊縮
商品30年循環,也將在2009-2010見頂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張圖,人口消費與道瓊經通膨調整對比圖
美國消費力將在2009-2010年達到最高峰,隨後開始下滑
結論
從2010年左右到2023年左右,將看到下個大蕭條,
就像曾在80年代末預測到的日本從1990到2003年一樣。
2010大崩盤不會再跟著另一個新泡沫,而會進入大蕭條和通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