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時間的第二層意義

在市場中操作各種金融商品,可以把整個過程簡化為「買與賣」,下單人人都會,只是撥個電話或是按兩下滑鼠,但你真的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嗎?你可能是從朋友口中得到內線;可能看到圖形呈現著漂亮的W底;可能發現某公司營收再度創新高;也可能是你的夢中情人小馬選上了,所以你買進某個金融商品,希望從中獲利。我對於大家的進場邏輯沒有任何質疑,不過,我認為只有少數投資人有採用適當的操作週期,

以期貨來說,買進作多的瞬間可能因為滑價損失了5點,過了一分鐘變成賺1點,過十分鐘變為損失12點,過半小時又轉為賺25點,最後行情一瀉千里,隔天發現已經賠了100點。在上上下下的波動之中,賺錢其實不是太困難的事,這是誤判方向的例子,但也有機會從中賺到錢,即使沒有賺到錢,只要有停損的觀念就能夠避免大賠,不過,同樣的例子改成作空就會賺到錢了嗎?我不認為,必須能夠忍受至少25點的虧損才有可能。

無論哪種進場邏輯,在建立部位的同時你必須很清楚打算持有這個部位多久,或是說你想要賺的到底是日線、月線還是年線的行情?有了操作週期的觀念,去看看歷史上這段期間的波動幅度,由波動幅度來設停損,進一步繼續思考,這樣的停損自己能夠撐過幾次,這划算嗎?划算,再下單吧!

對於沒有停損習慣的朋友們,愈跌愈便宜,愈便宜買愈多,你的操作週期大概已經超過十年,當然必須非常瞭解所操作的金融商品,由於不打算停損,那麼必須考慮這個金融商品如果下市不再繼續交易的話會虧損多少,你又能夠熬過幾次這樣的虧損,深思熟慮之後再下單吧!最後仍然必須提醒大家,即便你看了過去一百年的行情走勢,也不代表你已經看過明日走勢的所有可能,因此,下單之前請務必作好全面性的計畫。(仍未結束,敬請期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意PHI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