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聖誕節前夕,轟動一時的德意志銀行處罰案結果出爐。美國司法部裁決該銀行須繳納72億美元罰款,主要是因為這家銀行在2005年到2007年以不實的房貸資料,經過包裝,轉換成看似無風險的資產,並且大量賣給投資人,導致他們損失。販賣數量遍及全球,造成2008年的金融海嘯。
其實2008年的金融海嘯中,幾乎所有的大銀行都造假。在德意志銀行遭罰的同時,瑞士信貸也與美國司法部以52億8千萬美元罰款達成協議,擺平類似的案件。另外還有美國自己的銀行,JP Morgan、美國銀行與高盛銀行等,先前都已經被處罰過了。其中,美國銀行以最高167億美元罰款達成協議。另外好幾家銀行都以上百億美元的罰款終結此案,還有英國的巴克萊銀行正在調查當中,相信也不會輕判。
德意志銀行的危機
當德意志銀行接到72億美元罰款的判決時,其實是鬆了一口氣,因為原本預估罰款金額會高達140億美元。裁決的結果,不僅在罰金上讓德意志銀行鬆一口氣,也在裁決的內容上不為難德意志銀行。其中31億美元是現金交付,另外其他41億美元則作為借款客戶逐年減免數額,為期數年,有助於德意志銀行舒減現金壓力。
德意志銀行是全世界前十大銀行。這是一家冠以德國之名的銀行,也曾經一度是全世界最大的外匯交易銀行。它曾經擁有僱員10萬人,遍及全世界70多個國家。在2008年的金融海嘯過程裡,雖然它沒有立即發生危機,但蒙受巨大罰款的消息披露之後,讓股價大量下跌,遭受了嚴重的信心危機。據說,德國總理默克爾夫人還一度思考,要不要動用國家資源為德意志銀行紓困。
房貸與保險
我對於投資銀行集體舞弊、胡亂吹牛、販賣如次級房貸,這種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案件感到很好奇,認為怎麼會有這麼多銀行一同犯法、遭受罰款、面對賠償。我想理由只有一個,就是大家都這麼做,然而認為倒霉的不會是我。這種包裝房貸作為資產出售的方式,若不是因為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出來,沒有人可以理解衍生性金融的風險到底在哪裡。原因是因為金融數學的發展,讓所謂的金融產品已經由實體物件,轉換成為虛擬概念。
這表面上看起來很困難,其實並不難理解。你只要把房貸與保險放在一起來看就可以明白。在借貸市場中,最主要的兩個因素就是資產與信用,一個是實體,另外一個是概念。保險與房貸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兩件大事。保險就是避免風險,也就是量化任何人可能面對的損失,由公司來收取保險費,並且承當這個損失的風險。而,房子則是人生中重要的資產。這兩項投資產品,大家都以最嚴肅的態度看待它們。
保險業與房貸業的主要業務都是推銷產品與長期收款,期限可以長達3、40年。這使得可以預期資金流的穩定,知道什麼時候,會有多少的資金進賬。一旦資金流穩定,然後就可以透過穩定所產生的信用加大槓桿,用於其他資產的購買與配置。這是穩定資金下所具有的優勢。
2008金融風暴原由與啟示
從2005年到2007年,當美國房地產業大興時,許多人以為只要買了房子就一定賺錢的心情,紛紛搶盡美國房地產的市場。這使得房地產市場中銀行提供貸款的風險意識降低,原因就是市場的價格就是房價上漲的起點,而搶購的風潮又剛好助長了這股趨勢。這將所有的利多結合在一起,形成一股風氣,讓各個銀行貸款的推銷員,採取了最極端的房貸銷售策略:無保貸款。
什麼是無保貸款,就是把房子賣給沒有能力付貸款的人。那麼為什麼銀行會冒這麼大的風險,幹這種事呢?原因就是所有的銀行發現,透過數學的分解與整合,可以讓大量貸款戶的利多概念包裝成未來穩定資金的來源。同時,房貸這種低風險的穩定資產,有助於這種包裝的信賴度。然後,這種將利多現像以眾多貸款數的部分,加上其他利多的現象集結在一起,可以形成金融商品,然後經過推銷的手法加以出售,成為芸芸眾生投資的對象。
問題來了!銀行中舌燦蓮花的促銷人員明明知道這一切的基礎都是假的,而且現在的資產又是沒有保障的商品,但依然以販售先進商品的方式將產品推銷給無知大眾。不但讓投資人蒙受損失,還導致了金融海嘯,讓全世界遭受到重大損失。現在,美國憑藉司法實力要到了將近500億美元的罰款。這是美國特殊的解決問題的方式,但不要忘了,對於全球而言,在金融海嘯的過程中,全世界市場連帶的損失絕對不止500億美元。那麼,這個多於的部分該找誰求償。
【作者簡介】苑舉正
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曾兼任台大哲學系系主任。精通中、英、法語,台灣哲學學會副會長。1981年畢業於台灣東海大學政治系,1983年赴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院攻讀哲學,獲得哲學學士(1984年)、哲學碩士(1988)以及哲學博士(1995)學位。
目前出版中英文研究論文40餘篇,專長為:科學哲學、科學方法論、社會科學哲學、政治哲學,對索羅斯的老師卡爾波普哲學有深厚研究。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