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03_12555-3  

每個月底,央行會公佈貨幣供給量數據。這時,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個說法:當M1B年增率和M2年增率產生黃金交叉時, 股市容易上漲?這是真的嗎?讓我們來驗證這個說法。
如上圖,
紅色是M1B年增率,大約在-10%~30%az mdo 波動
藍色是M2年增率,從1987年平均20%以上,已經下降至不到10%,這反應了台灣的GDP不再有高成長,故不需要那麼多貨幣。
黃色是每月股價指數收盤,看起來是一個長期的三角形收斂,代表波動率愈來愈小。

紅色圓圈部份是台股24年來主要金叉的部份。
第1次發生金叉時,股市已見頂,不準
第2次發出訊號在趨勢的中間,訊號雖晚了些但之後仍有一半的行情
第3次發生金叉時,股市已漲了一段,太晚發出訊號。
第4次,當時股市最低點是1999年2月的5952。但發生金叉是1999年4月,當時股市已漲到7390。隔月死叉,再下個月1999年6月再發生金叉。仍然太晚發出訊號。這部份可能讀者覺得視覺上看起來準確,但其實太晚發出訊號。
第5次,金叉發生在最谷底,準確!
第6次,不然來回金叉及死叉,假訊號太多。
第7次,金叉也發生在最谷,準確!
第8次,則是最近2012年9月。結果如何?會慢慢明朗。

我的標準比較嚴格,總結來說是7戰2勝5敗

M2年增率,由早年超過20%,已逐漸下降到近年的不到5%。M2的下降的可能原因是:隨著投資管道的多元化,投資不一定只有定存,即M2這個選擇。

只有現金才能買股票, M1B代表的是企業及大眾的現金。影響股市漲跌的因素應該只有M1B現金這個選項。未來不需要再看M2,定存這個選項了。

不管從邏輯或是實際的驗證來看,M2都沒有太大的參考性。


自然而然,M1B與M2發生死叉的情況也沒有足夠的參考性。
如下圖,綠色圓圈處是M1B與M2發生死叉的情況
第1次發生死叉,股市從6000漲到12000,不準。
第2次不準,交叉次數過多,訊號確認時也太晚,不準。
第3次死叉,剛好是M1B見頂之時,準確,股市均下跌了一段。
第4次死叉,剛好是股市下跌後反彈的逃命波,準確。
第5次,發生死叉時機稍太晚,不準。
第6次,不斷來回金叉及死叉,不準。
第7次,美國次貸風暴,發生時機不錯,隔年還有個總統上任的逃命波可供賣出。
第8次,歐債危機,發生死時,股市已跌完,不準。

結果是8戰2勝。

結論相同,並不是發生死叉,股市就容易下跌。而是發生死叉時,M1B年增率往往已經下跌一段。股市下跌是因為M1B年增率下降,跟M2年增率無關。

未來可以不用再看M2年增率了。

定存的多寡不會影響股市,現金才會。

價格終究是貨幣現象

2013-02-03_125559-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意PHI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