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期《經濟學人》封面故事評述了發展中國家人口出生率在保持下降的同時,所能獲得的受益。人口膨脹不僅為社會製造貧窮,而且還會對人類生存的地球造成毀滅。現在各國當務之急的是要順應這種趨勢,同時在環境問題上達成一致認識,採取遏止生態繼續惡化勢頭。


  馬爾薩斯(Thomas Robert Malthus)在1789年首次出版的《人口論(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Population)》中危言聳聽地預測,人口增長最終將超越世界食品供應能力。但在工業化席捲包括許多發達國家後,出生率急劇下降;首先是法國,英國緊隨其後,然後是整個歐洲和美洲。當人們越來越富有時,家庭規模也變得更小,反之也亦然。

  類似一幕現也在發展中國家出現。巴西、印尼,甚至在印度部份地區的出生率也在下降,家庭規模變小,而那些地方曾一度認為子女越多越好。現在世界有半數地區的出生率為21‰,或更低。世界人口穩定與此有關。據預計在2020-2050年間的某段時期,世界人口出生率會下跌通常稱之為"人口更替出生率('replacementrate of fertility')"之下。

  當今出生率下降的既多又快。窮國人口結構正以與富國相同模式在發生變化,即在經濟發展初期階段就開始變化,且速度更快。英國經過130年(1800-1930年)後出生率由50‰降為20‰,而韓國僅用20年(1965-1985年)就完成了此變化。發展中國家的育齡婦女今天只期盼有3個孩子,而她們的母親則期盼有6個。還有個別國家出生率下降速度之快令人吃驚。伊朗的出生率從1984年的70‰降至2006年的19‰,而德黑蘭的出生率僅15‰。由此開始形成社會能快速變化的原因。

  出生率下降帶來的好處是對當地眾多脆弱人口的生存保障。依賴收穫農作物,並冒著落入掠奪或乾旱犧牲品風險,艱難維生的農民,只能依賴他們自己和孩子。對他們而言,每家有8個甚至更多的孩子可能是抵禦災難的唯一保障方式。但對現在有工作、汽車和銀行賬戶的中、印或巴西等國的中產階級家庭而言,無保障生活已成為過去。他們現在認為每家1個孩子是一種喜悅,但絕不再是保障手段。

  出生率下降對經濟增長也帶來福音。不少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收入增長信息顯示,隨著這些國家人口從規模大的家庭和貧窮,向富有和老齡化轉變,他們正經歷著一兩代人的出生率既不高,也不低的人口平穩期。在此時期,每個家庭僅有少數需供養的孩子和祖父母;中年人數量占總人口最大比重,他們是經濟發展的棟樑。對人口結構發生變化的國家而言,"人口更迭出生率"下降是個獨特和寶貴機會。

  但馬爾薩斯思想繼承者對以上看法嗤之以鼻,因它們都未更多考慮人口對地球脆弱的生態環境的威脅。他們認為現在應是終結人口總量增長的時候。的確,他們批評的對,世界總人口仍在增長,在總人口於2050年超過90億之前就會對環境造成更大破壞。若窮國仍沿發達國家此前發展軌跡前行,惡果必定出現。

  最窮的非洲和亞洲人每年排放二氧化碳0.1噸,而每個美國人是20噸。經濟增長的確有助於數以百萬計的窮困者脫離貧窮。但這些窮國仍沿用歐洲和美洲模式致富,他們將吞噬掉與美國人同樣多的資源,對地球帶來更嚴重後果。此外,人口增長更快的地方,同樣會變為環境最脆弱的地方。持續增長的人口會令全球溫室效應增加,讓水資源匱乏、大量遷徙和農作物減產的嚴重後果更惡化。

  有三個方面能做到制止人類對環境的影響,即人口政策、科技和管制。第一個方面較易做到的是人口規劃,特別是在非洲地區。它可能使90億人口峰值降至85億。

  此外,人類會進一步依賴科技和管制辦法,將世界經濟轉向更清潔方式增長。人類需要發展更多和更廉價的科技,它們可讓人們在不損害地球環境的情形下享受經濟增長的成果。除非各國政府啟用碳減排定價制度(carbonpricing)和其他鼓勵在這些科技方面進行投資,以及遏制經濟發展對生態多樣性帶來危害,如此情形是不會出現的。

  出生率下降會給窮人帶來更好的生活,但此形勢並不能拯救地球。拯救地球掌控在人類手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法意PHIGROUP 的頭像
    法意PHIGROUP

    法意PHIGROUP

    法意PHI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