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裡用蒙地卡羅來摸擬海龜的資金控管效果:
原文如下:
海龜交易系統與董銓通道/Job選
http://www.wretch.cc/blog/phigroup/14059816
今天要討論的主題是這一段:
調整交易規模
有時候,市場會好多個月沒有趨勢。在這些時候,帳戶淨值有可能損失一個很大的百分比。
在大幅獲利的交易結束後,你可能會想增加用於計算市場規模的淨值規模。
海龜不使用以起始淨值為基礎的、連續結算的標準帳戶進行交易。我們得到一個起始淨值為零、有明確的帳戶規模的虛擬帳戶。例如,1983年2月,當我們首次開始交易時,很多海龜得到100萬美元的虛擬帳戶規模。然後,這個帳戶規模在每年年初進行調整。根據裏克主觀判斷的交易員的成功與否對帳戶規模進行上下調整。規模的增大或減小一般近似地反映了該帳戶前一年運做的獲利或虧損的增加。
每當原始帳戶虧損10%時,海龜就得到指示,將虛擬帳戶的規模減小20%。因此,如果某個交易100萬美元帳戶的海龜曾經虧損10%即10萬美元,那麼,我們就開始交易好象只有80萬美元的帳戶,直到我們達到每年的起始淨值為止。如果我們再虧損10%(80萬的10%即8萬美元,總虧損為18萬美元),我們就要再減小虛擬帳戶規模為64萬美元的帳戶規模的20%。
隨著帳戶的增長或下降,對於減小或增大淨值還有別的或許更好的策略。這些就是海龜所用的法則。
--
簡單來說:交易規模=100%-虧損%*2,低於原始帳戶資金始才要調整。
不過我這邊設定更極端的交易規模調整:
交易規模=1-連續最大虧損*2
原本海龜的設定是低於初始帳戶金額時,才將交易規模減小。我這裡是只要低於歷史新高,我就開始減少交易規模。
我們這裡的設定和前文相同:
模擬一個勝率30%,賺賠比3:1,停損2%,出手100次的策略。
那麼,平均一次出手會賺(30%*3-70%*1)*2%=0.4%
效果如何?
我們從幾張圖來看就很明顯了…粉紅線是資金控管的結果,上圖是帳戶模擬走勢,下圖是連續最大虧損。
這是一般的情況:
大賺的情況:
連續下跌的情形較少,以下是多模擬幾次抓的:
我們可以看到幾個現象:
一.報酬率部份:
調整交易規模大部份會使績效稍微變差。例如沒有使用的報酬率是52%,而使用的報酬率是47%。在大賺的情況下報酬率大概少了5%。
二.最大連續虧損(MaxDD)部份:
但只要出現連續虧損的情況下,海龜的調整交易規模可以大幅減少連虧約5~7%。實際交易過的人都知道:23%的連虧和30%的連虧在心理上的壓力是差距很大的。30%的連虧可能會讓人處在暫時停止交易的邊緣。
這應該很好理解,當我們減少槓桿時,賺錢的策略自然會少賺,而賠錢的策略自然會少賠。績效曲線會往中間靠近。
接下來,回到海龜原本的設定:交易規模=100%-虧損%*2,我們來模擬只有在低於原始資金時我們才降低交易規模的作法。
我還沒做,不過我猜,效果應該非常好…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