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eb 19 Thu 2009 14:47
心態-天堂與地獄之間/Job
- Feb 19 Thu 2009 07:37
王自力:全球金融海嘯第二波逼近?/Mr.X注
- Feb 18 Wed 2009 20:51
02.18 脫鉤不脫鉤? / 滑滑輪
- Feb 18 Wed 2009 09:45
可怕的對帳單/Job-好好享受地獄的感覺
- Feb 18 Wed 2009 09:00
經濟學人:又有兩名準部長落馬,歐巴馬密月期已過
- Feb 18 Wed 2009 07:15
後泡沫時代的全球衰退/Mr.X選
史蒂芬‧羅奇(摩根士丹利亞洲主席)
失衡的全球經濟正發生強烈的泡沫後震盪。在需求方面受到的阻力可能會尤其強烈,因為美國消費者不可持續的無節制開支已經難以為繼。世界其他地區的私人消費也明顯缺乏動力,支撐出口導向型經濟體的外部需求因而將受到削弱。以美國為首的全球需求遲滯將使商品生產商受到間接影響。簡而言之,過去十年的輝煌將逆轉。
- Feb 17 Tue 2009 19:13
貿易保護主義,將會關閉經濟增長的另一個引擎/Mr.X選
美國並不是唯一一個利用金融危機照顧本國企業的國家,其刺激經濟方案中的貿易保護主義條款不過是全球金融危機不斷深化以後,自由貿易準則在世界範圍內受到衝擊的一個縮影。
早在2008年12月,西方的貿易保護主義者就拋出了西方企業產業回歸之說,希望向歐美已失去競爭力的“夕陽產業”提供保護,防止國內失業率進一步上升。最近一些歐洲國家也出現了保護主義苗頭,西班牙和英國都發生了保護本國工人就業、抵制外籍工人的事件,瑞典政府規定部分援助方案只擔保瑞典產品等。與此同時,一些發展中國家也相繼出臺了旨在保護國內產業和促進出口的政策。2009年2月4日,哈薩克斯坦也宣佈本國貨幣對美元貶值25%,以保護其外匯和黃金儲備,增強該國製造業的競爭力。
- Feb 17 Tue 2009 19:08
02.17 台幣重貶 先看35的關卡 / 滑滑輪
- Feb 17 Tue 2009 10:08
事件-大師的隕落/Job
- Feb 17 Tue 2009 08:03
美股太樂觀/Mr.X
- Feb 17 Tue 2009 07:30
Roubini:只有國家接管才能拯救美國銀行業/Mr.X選
(Nouriel Roubini 年輕時候的照片)
一年前我曾預言,金融危機造成美國金融機構的損失至少有1萬億美元,甚至會達到2萬億美元。當時,經濟學家和政策制定者一致認為這樣的估計太誇張,因為他們認為次貸危機的損失總共也就是2000億美元左右。隨著美國和全球經濟陷入嚴重衰退,事情正按我的預言發展,銀行所遭受的損失已經大大超出了次級按揭的範圍,不僅席捲了次級、次優級和優級按揭,而且蔓延到了商業地產、信用卡貸款、購車貸款、大學教育貸款、工商業貸款、企業債、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債、國債,以及基於這些貸款的所有證券化資產。真的,自從我作出上述預言以來,美國各家銀行的資產減值合計已超過1萬億美元大關(我所估計的下限),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高盛這些機構現在也開始估計金融危機有關損失將超過2萬億美元。
- Feb 16 Mon 2009 23:11
02.16 大盤像在等待什麼似的? / 滑滑輪
- Feb 16 Mon 2009 09:06
美股一週回顧/互動分析+巨波Mr.X
- Feb 15 Sun 2009 21:21
02.13 反覆震盪盤堅 / 滑滑輪
- Feb 15 Sun 2009 15:07
股價近來大跌 本益比卻扶搖直上/Mr.X
- Feb 15 Sun 2009 11:29
葛洛斯2009年2月投資展望重點整理
- Feb 15 Sun 2009 09:32
經濟學人:金融風暴 台灣嚴重受創/Mr.X選
- Feb 14 Sat 2009 18:14
經濟學人:爲何出口額跌落後,中國的貿易順差仍在增長呢?
- Feb 14 Sat 2009 17:27
經濟學人:澳洲經濟刺激方案Australia’s economic stimulus
- Feb 14 Sat 2009 00:43
經濟學人:經濟衰退迫使歐洲央行再次降息(至2%)
- Feb 13 Fri 2009 18:58
02.12 行情往往不如預料 / 滑滑輪
- Feb 13 Fri 2009 08:00
就怕瑞典經驗在美國水土不服(二)/Mr.X選
美國政府擔心什麼呢?大概是擔心損害銀行現有股東的利益。如果美國政府大量持有銀行的股票,勢必稀釋銀行現有股東的股票,遭到他們的反對。美國各大銀行的股東還包括其高管。這批人持有銀行的大量股票,還有所謂到時兌現的股票期權。但當年瑞典政府並不忌諱得罪股東,國有化當仁不讓,現有的股東就對不起他們了。借用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中的表述,就是要從銀行的現有股東身上割幾磅肉下來。這也是公司法的要義所在。公司虧本,公司股東就必須割肉,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各國公司法中都有類似規定。股東就其公司的高管和公司的大政方針享有投票權乃天經地義,符合市場規律。
◎朱偉一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兼職教授
但還是有人反對銀行國有化,其理由是市場經濟的純潔不容侵犯。這種觀點邏輯比較混亂。高盛等投資銀行是市場的中堅,但正是這些投資銀行無法無天,把資本市場弄的乾坤顛倒,拖累了納稅人,以至政府不得不救。怎麼反倒說政府接管銀行是在破壞市場經濟?如果有誰是在破壞市場經濟,那正是高盛和美林的那些金融寡頭們。如果政府干預不好,那也正是高盛等金融機構所造成的。銀行暫時國有化並不等於否定市場經濟,而是為了幫助問題銀行渡過難關。金融危機過去之後,可以拆賣國有化的銀行,再將銀行部分或全部私有化。“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企業的國有化和私有化也是這樣。兩種形式都有問題,當一種形式的問題過大時,便轉成另一種形式,如此周而復始,陰陽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