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管理期貨是指通過商品市場、期貨市場和期權市場來管理資產,而通常使用這種策略的是像商品交易顧問(CTAs)這樣的職業資金經理人。這一策略最大的魅力就在於分散化。1983 年,哈佛大學的John Lintner教授發表了一份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關於管理期貨基金績效的研究論文,並得出有意義的結論:在股票(或股票和債券)的混合組合中加入使用槓桿的管理期貨投資後,在期望回報的每一個可能水準上,其風險都明顯低於沒有加入的情形。

Lintner, John, “The Potential Role of Managed Commodity Financial Futures Accounts (and/or Funds) in Portfolios of Stocks and Bonds,”Annual Conference of Financial Analysts Federation,May 1983.

策略特點及分類
管理期貨策略要獲得成功有賴於投資者的技術和策略,即使是職業交易員也得依靠複雜的交易模型來決定他們的買和賣。根據對交易模型的依賴程度不同,可以將投資者分為系統型和隨機型兩類,每一類都可以進行長、中、短期或者三者的混合交易。

系統型交易:商品交易顧問(CTAs)這樣的職業資金經理人大部分是系統型交易者。他們開發了一些專用模型來指導他們在不同金融市場的行為,這些模型有的是順趨勢型,有的是逆趨勢型,還有的是兩者混合。大多數的模型是基於歷史價格資料和基本經濟變數而設計的,有時也被稱為“黑匣子”,它們能夠提供一些辨別分析模式,使得管理人能夠掌握潛在的價格和波動趨勢,而這些可能是更長期趨勢和可交易趨勢的先兆。

隨機型交易:隨機型交易者並不盲目地遵循他們的模型,而是預留了機動的空間。與系統型交易者不同,它們依賴於個人的理念、交易經驗或者是憑著自己的直覺進出市場。除了純粹的系統型和隨機型的交易者,還存在不少結合兩種類型的混合型交易者,如白蘭地資產管理公司(Brandywine Asset Management,BAS)的創始人邁克爾•代沃(Michael Dever)就是這樣一類交易者。

管理期貨與全球宏觀策略的異同
投資者一般會覺得管理期貨和全球宏觀兩種策略很相近,甚至一些聲稱為管理期貨
的基金也可以歸為全球宏觀,反之亦有,很多FOFs 在其資產配置表中,把管理期
貨置於全球宏觀的名下。其實,兩種策略存在以下三點主要差別:

管理期貨策略的交易全部發生在期貨市場,而全球宏觀的交易和資產投資大部分發生在全球股票、債券和貨幣市場。

全球宏觀的投資者一般都有基本的投資方向,而大多數管理期貨的投資者更多地傾向於在技術上的突破和領先,他們利用這些技術來辨別交易和投資者的趨勢。大多數管理期貨投資者遵循系統的方法和技巧,而全球宏觀投資者更傾向於自己判斷和決定。

策略績效
從1994年至2008年9月的長期表現來看,該策略並沒有顯著好於股票和債券指數,甚至在上世紀1990年的大牛市中落後股票指數。不過策略長期保持了穩定上升的趨勢。

從年度表現看,該策略的絕對和相對收益率都具有一定穩定性,與股票和債券指數的相關性極弱。儘管當前的金融危機堪稱百年難遇,但該策略依然保持了11.38%的絕對報酬率和1.01的風險調整後報酬。

管理期貨策略的優勢:
分散化是最主要的優勢。具體說,它可以作為不利宏觀事件的保險措施,也可以為其他交易策略組合提供額外的分散性,降低波動率,並提高風險調整的回報。

投資於全球市場的便易性。期貨交易避免了現貨交易中時間和空間上的阻隔,從一個側面提供了投資的避險性和分散性。

管理期貨策略的風險包括:
保證金風險。大多數的期貨交易是保證金交易,通過較少的資金進行大額買賣,從而顯著提高策略的收益。但當市場環境發生出人意料的變化時,將面臨保證金追加、甚至巨額損失的可能。

策略報酬在一段時間內的顯著下降。這類情況對於系統型的交易更易發生,當市場處於長期盤整、看不清趨勢時,模型的指示性顯著減弱。

羊群效應。如果眾多的投資者都運用該策略,且多數投資者模型所選取的影響
因素和資料相同,那麼根據模型的提示資訊,將有大量投資者在同一時間進行
買入和賣出操作,一旦市場發生逆轉,軋空風險將會出現。

在台灣滿紅的期貨管理基金: Man AHL Diversified Futures

避險基金系列
2009.06.28 避險基金之策略總覽 / Mr.X 
2009.07.06 避險基金之股票多空策略 / Mr.X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法意PHIGROUP 的頭像
    法意PHIGROUP

    法意PHIGROUP

    法意PHI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