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al of Freedom Ceremony Photo Credit: Medill DC CC BY 2.0

給你的建議,不是報明牌,而是從了解自己開始。就像我自己投資最大的突破,是從了解「我不是巴菲特」開始。

 

影響一生的10萬元

以我為例,父親是大學教授,保守的小康家庭,父親看我喜歡研究投資,雖然沒什麼錢,從低價股、甚至於零股也可以玩的不亦樂乎,便在我畢業時給我10萬元試試看,我從此全心投入金融市場。起初賺了點小錢,自以為練功有成,看透了股市漲跌奧祕,也避開1990年台股指數從12682跌到2485點的歷史大崩盤,再次進場時,重押中小型主力股也有斬獲,更是自覺天縱奇才,接著台灣市場開放信用交易,我便擴大信用,不止融資融券還當沖,每次賺錢都覺得買太少,心想早知道多買一點賺更多。

 

有一天,機會來了,當時電子股火紅,成交量又大,常常尾盤拉漲停,我觀察一段時間,深覺這種錢不賺是呆瓜,開盤就搶進當時的百元高價股國巨和楠梓電(現在不是了),而且貪心的買了超過我資金能力的張數,心裡想尾盤拉上去賣掉必定大賺,因此盤中小賺也不賣,沒想到當天竟是殺尾盤,而我資金不夠交割必須當天軋平,只好認賠殺出,一天之內,幾年來在股市累積的獲利幾乎歸零。還記得收盤時,我坐在券商的樓梯口,腦袋大概空白了幾十分鐘,沒力氣站起來,看著人潮散去,感慨萬千。

 

當時,我也投資基金,屋漏偏逢連夜雨,基金也陸續下跌, 資產縮水嚴重,又捨不得殺出,負債度日,人生從彩色變成黑白。追根究底,首先原因是太「貪」。不過,投資者都喜歡賺錢,沒有人愛虧錢,真正因素是不了解自己,採用了錯誤的策略,又沒做好風險管理,說到「貪」,不由得想起提醒投資者「大家貪婪的時候你要恐懼」的股神巴菲特。

 

人格特質是關鍵

巴菲特個人的資產在400600億美元(約新台幣1.31.9兆元)波動,是最常被提到的操盤者標竿,他的「價值投資法」不少人耳熟能詳。近年來,雖然有避險經理人單年的績效勝過他,但是,根據專業投資統計機構晨星資料顯示,巴菲特的紀錄是45年年化投資報酬率達20%,倍數於同期標準普爾500指數僅9.3%的年化報酬率。時間長加上資金部位龐大, 投資組合公開,能有這樣的績效,可以說超難,難怪股神的地位,目前還沒有人可以挑戰。有趣的是,每個投資者都知道「價值投資法」會讓你賺錢,可是能同樣成功的人卻不多,我才發現關鍵是人格特質不同。

 

巴菲特的相關傳記曾經提到一個故事:在14歲時,以兩份送報工資所存下來的1200美元,買下了40英畝的土地,並且把這些土地轉租給佃農。而我14歲時,正開始拚死拚活在準備高中聯考,雖然也曾經發過傳單打工,但就為自己買了台腳踏車,缺了點做生意的天分,俗話說的好,「生意兒歹生」(台語),意思是說有生意頭腦的小孩是要靠天份的,我漸漸的了解,其實我不可能成為巴菲特。

 

而且,人是英雄錢是膽,巴菲特在2007年底認為股市價值偏高開始保守,將公司的現金部位提高到整體投資組合的35%左右,約440億美元(新台幣1.4兆元)現金!事實上,他在近期給股東的信中表示,「我們公司通常擁有200億美元以上的現金部位,雖然現金的報酬率微乎其微,但是這樣的配置能讓我們安心一覺到天明。」我想我如果在股市暴跌時,有1兆元新台幣的現金,我也會睡得很安穩,甚至高興到睡不著,因為「有很多錢,可以買到很便宜的股票!」,我相信絕大多數的讀者在股市下跌時,都沒有1兆現金讓你睡得安穩,所以我們不是巴菲特!

 

想要快樂投資,就在林成蔭《股海樂活》,1/11-1/15限時限量66折中!

GG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股市 巴菲特
    全站熱搜

    法意PHI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