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導讀】:通脹猛於虎,可是當抑制通脹要以經濟減緩為代價時,又該如何抉擇?印度的政客與印度的央行在對抗通脹上發生分歧,那麼誰能贏得群眾的支持就成了關鍵。

對抗通脹使得印度央行陷入孤立的境地


印度在通脹方面的自豪感是有跡可循的。從1949年印度獨立到2000年間,物價以兩位元數增長的情況主要發生在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時期,那時增長率最高也只有21%。窮人最深受通貨膨脹之害,這是常理。而當窮人又占大多數時,通脹將馬上激起社會的強烈反響。“印度的物價增長曾導致過學生鬧事,全國大遊行,甚至政府垮臺。” 南丹•尼萊卡尼在他的暢銷書《印度暢想》中寫道。

很快這種因果關係將接受檢驗。與大多數新興經濟體一樣,印度增長放緩了;與他們不同的是,自2009年末以來印度的通貨膨脹率一直居高不下,總是在兩位數字上徘徊。如今,它終於顯示出下降的趨勢。7月份的批發價格增長6.9%;剔除了食品等價格後的“核心通脹率”有好幾個月一直停留在5-6%。印度儲備銀行(RBI)將批發價格增長的目標定在5%左右。

印度的實業家和許多政客叫囂著要求降低利率。印度的經濟增長已經放緩至大約5%,私人投資也已乾涸。他們爭辯說,RBI為了滿足對低通脹的執迷已經將印度引向一場衰退,它終將會大幅削減利率來啟動增長引擎。

RBI會如他們所願?它還在擔心著通貨膨脹呢。食品價格可能由於糟糕的雨季,或其他突發事件而上漲。石油價格也在漸增。雖然,大幅度的電費增長還未反映到資料中。但是由於國家的燃料補貼而受到抑制的通脹,目前正以2或3個百分點的速度增長。如果政府今年開始著手整頓棘手的財政狀況,它將不得不停止這類補貼,並導致價格上升。最後,RBI懷疑利率導致投資萎縮的說法,因為實際利率並沒有那麼高。但管理不善和缺乏改革卻無疑是原因之一。利率過低可能導致通脹死灰復燃,但是卻不一定能夠復蘇增長。

是時候正視問題了。國大党領導的執政聯盟無心也無力通過改革方案,2014年的大選也迫在眉睫,因此它寄希望於放寬貨幣政策。前財長Pranab Mukherjee在任期間的那場貨幣衝擊因為近似於政治干預而令人不快。新財長Palaniappan Chidambaram也不甘示弱,他已經要求國有銀行降低消費者貸款利率來重振需求。

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RBI的獨立性成為政治階級的共識。它真正的擔保人,其實是一種信念:印度真正需要的是有價值的貨幣,即使要以暫時的經濟低迷為代價。但是最近“通脹恐慌症”幾乎消失了。一種解釋是公眾對高物價的厭惡還是個迷——許多研究表明不是低通脹,而是高增長才能贏得選票。2009年大選後的一項調查顯示選民僅將通脹放在考慮的次要地位。快速增長的農村收入也安撫了窮人。

另一種解釋是印度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沒落,地區性政客的興起以及如火如荼的反腐敗運動都意味著公眾曾經對高物價的怒火不知不覺中轉移了。無論是哪種解釋,對於RBI而言缺少了群眾反通脹的抗議聲都值得擔憂。因為當你擁有了12億人的支持,想要保持獨立性就會容易得多。


資料來源:ECO中文網獨家授權http://www.ecocn.org/thread-77295-1-1.html
原文:http://www.economist.com/node/2156089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意PHI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