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假日我就出現了,讓大家在休假時讀讀長篇大論。在接下來的兩段中,信中說明一般公司如何操縱會計原則以及運用高投資報酬率的假設以高估盈餘,這跟投資型保單的每年預定報酬率有異曲同工之妙呀!(我不是說投資型保單一定不好,我只是質疑他們把它想得太美好)
你若不想花時間下功夫研究投資,那麼,還不如當個被動投資者還好一點!

以下是原文翻譯:
========
財務數字 – 上市公司如何創造盈餘
前參議員Alan Simpson曾有一句名言:「在華盛頓州公路上奔馳的駕駛不用怕塞車」。然而,如果他真有找過無人街道的話,那位參議員應該要看看美國企業界的會計的。

一個有關企業規則的重大投票在1994年發生。為了要讓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閉嘴,美國的一些執行長威脅美國參議員而以88比9的壓倒性票數通過。在受到指責之前委員會展現了大無畏的精神 –告訴那些執行長們,那些被他們當成獎勵的認股權是屬於薪資的一種,並且應該以費用認列。

在參議員投票過後,該委員會 – 在受到親參議員的會計師在會計原則上的「教育」之後 – 裁定公司可以在兩種方法中任選一種呈報。比較被偏好的方式是將其價值費用化,但是公司也可以選擇忽略費用,但只要分紅認股權以市價發行就可以。

現在對美國公司執行長而言,關鍵時刻到了,但他們的作為並不光彩。接下來的六年期間,標普500的所有公司只有兩家採用法規偏好的方式。其它執行長都走捷徑,從而為了高估盈餘而忽略了明顯的那一大筆費用。我很確定他們其中一些人也覺得如果他們選擇採費用化,未來幾年董事們可能會在同意那些執行長渴望的巨額紅利前,多考慮一下。

數十年的會計上認股權的愚蠢舉動現在終於停止了,但是其他會計選擇仍然繼續存在 – 在這之中重要的有公司用來計算退休金費用的假定投資報酬。許多公司持續選擇讓他們報盈餘較優惠的假定並不令人訝異。在標普中有退休計畫的363家公司之中,在2006年有8%的公司採用這種假定。我們來看看這樣成功的機率有多少。

所有退休基金的債券跟現金的平均持有部位約28%,這些資產期望報酬率不會超過5%。當然更高的報酬是可以達成的,只是伴隨著同等或更多損失的風險。

這代表剩下來72%的資產 – 大多是證券,不是直接持有就是類似避險基金或私募股權投資的工具 – 一定要有9.2%的報酬才能讓整體基金報酬達到設定的8%。這個報酬目標是在扣除所有附加費用後的結果,而這些費用都比以前還要高很多。

這個期望的可行性如何呢?讓我們來看看我兩年前提到過的一些數據:在二十世紀期間,道瓊從66點衝到11,497點,這個獲利雖然看起來巨大,用年複利計算時就縮到只有5.3%。任何整個世紀都投資在道瓊的投資人都應該要在大部分時間收到大量的股利,但在最後幾年只有約2%左右。這是個精彩的世紀!

想想這個世紀。投資人要僅僅達到5.3%的市值成長,道瓊指數 – 現在在1萬3000以下 – 要在2099年底以200萬點收盤才有可能。今天這個世紀已經過了8年,指數累計只漲不到2000點,剩下198萬8000點要在這100年之內能站上才能在最後達成這5.3%。

很有趣的是,股市評論家常在道瓊有可能過了千點的整數關卡時大驚小怪,例如1萬4000或1萬5000的時候。如果他們繼續這樣,本世紀年度成長5.3%意味著他們要在接下來的92年內至少發作1,986次。當沒有任何事是不可能的時候,有任何人真的相信這是最有可能的結果嗎?

股利持續以2%的速度發放。即使股市在20世紀用5.3%的平均年複合成長率成長,投資組合中的證券這部分 – 考慮0.5%的費用之後 – 會產出小於或等於7%的報酬。0.5%可能是低估了,因為這個產業有層層的顧問和高薪的經理人存在著( 所謂的”幫手們”呀 )

很自然地,大家都希望能夠「高於平均」。那些幫手們 – 保佑他們心臟夠強 – 必然會在這樣的信念下去慫恿他們的客戶。但是身為同一條船上的成員,這些業者一定會低於平均。理由很簡單:1. 全體投資者在減去成本之後會賺取平均報酬;2. 被動的和只看指數的投資人,雖然他們的帳戶進出並不活絡,會賺取減掉超低成本之後的平均報酬;3. 業者也要賺取平均報酬的條件下,剩下來的那一群人當然也要 – 那就是積極的投資人。但這一群人會產生高交易、管理,和顧問成本,所以積極的投資者在計算報酬率時要減去的成本比消極投資者要大很多,這代表消極族群 – “啥都不知道的人” – 一定會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意PHI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