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原老頭說:泡沫是市場經濟的宿命。景氣循環,就是個養套殺的過程。景氣好,大家都賺錢,企業不斷擴張,民眾增加消費,使得物價飆飆,股價飆漲,泡沫於是產生,泡沫=通膨,央行為抑制通膨,就會不斷升息。當你媽媽告訴你的她的基金賺大錢時,泡沫就準備破滅。崩盤,恐慌,企業倒閉、民眾縮衣節食、各種物價下跌,泡沫破裂=通縮,央行為了救經濟,就會不斷降息,此時,現金為王。

就最近而言,一個循環大約是8年,下跌和盤整約3年,上漲5年。目前大約是主跌段的末期,第四季如果有反彈的話,明年1、2Q還有末跌段。長期投資的人必定要參透這些,否則就永都是被割羊毛的那群。

更多剪羊毛的故事在,貨幣戰爭這本書中,建議所有人去看。
最近我在誠品看到,出繁體中文版了,不過很貴,好像350,還是買簡體版好。

簡而言之,這一切都是貨幣現象。如同金融鍊金術。

一開始是銀行不斷放款,底押品的價值不匯上升,最後央行縮緊銀根,泡沫破裂。

銀行家的手段,務必了解。




神原英資:“泡沫是市場經濟的宿命”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08-05-24  發表評論>>
“泡沫是市場經濟的宿命”
——專訪日本大藏省前財務官“日元先生” 木神原英資
木神原英資,前日本大藏省國際金融局局長,大藏省事務次官。他擔任大藏省次官期間主管國際事務,1997年至1999年主導日本外匯政策,曾因其言論能够左右日元匯率而被稱爲“日元先生”。木神原英資曾經擁有與格林斯潘相當的國際學術聲譽,現任職于早稻田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
木神原英資長期研究和關注亞洲經濟。5月10日,《中國新聞周刊》就中國經濟的一些現象和問題在日本對木神原英資進行了專訪。
“中國已經進入泡沫經濟時代”
中國新聞周刊:你去年11月接受媒體訪問時曾說,“不用懷疑,中國已經確確實實進入泡沫經濟時代”,你是如何做出這個判斷的?
木神原英資:我看到上證綜合指數在短期內急速上漲後,就做出了這個判斷。無論是一個國家的經濟,還是一個企業的收益,都不可能在短期內取得如此迅速的增長。這是典型的股票價格泡沫,果然,這個泡沫在去年秋天破滅了。
中國新聞周刊:你曾判斷“中國房地産價格肯定會下跌”,你的依據是什麽?
木神原英資:不僅僅是中國,這是世界性的房地産業的泡沫。美國終于從去年夏天起房地産價格開始下跌,這是由次貸危機引發的。此後,英國的房地産價格也開始下降。雖然印度與中國的房地産價格一直持續攀高,但這帶有很强的泡沫態勢,所以我認爲它最終也將會受到影響而開始下跌。
中國新聞周刊:中國目前的房地産、股市迅速發展,出現了一些與十幾年前的日本相似的地方。你提出過現在的中國經濟帶有“雙重性格”,即有著上世紀60年代日本高速經濟成長期的特徵和1985年以後日本泡沫經濟的特徵。你認爲日本的經驗對于中國的有哪些可借鑒之處?
木神原英資:各種形式的、類似于金融監督機構的不斷完善,特別是銀行業的監管委員會的設置是非常有必要的。我與劉明康先生比較熟悉,他曾是中國人民銀行的副行長,那時我正就任于日本的大藏省,恰與劉明康先生是對口部門。我想這也從某種意義上反映出中國的監管機構正在不斷的完善起來。無論國有銀行是否繼續向私有化轉變,完善監管體制都是一個很重要的過程。你之前所提到的股市問題同樣也是如此,如果泡沫經濟的發生是不可避免的,那麽與其相關的預警機制的建設就應該是政府部門應當重視的工作。
“嚴格來講,政府是不應該介入股票市場的”
中國新聞周刊:中國A股市場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連續暴跌50%,政府在4月底采取了下調股票印花稅的策略。你如何評價這一政策?
木神原英資:我認爲這不合適。政府介入股票市場的行爲通常來說是行不通的。無論是什麽樣的國家,特別是在發達國家,政府是不會干預股市的。
雖然說中國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但政府直接介入,就意味著股市本身的市場信用是不完善的。在股價爲政府所操縱的時候,真正的投資者逐漸就不會再去投資了。當外匯市場産生大的波動的時候,政府的介入一般是允許的,也是正常的。但是對股市的這種介入,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不應該發生。
中國新聞周刊:如果日本的經濟泡沫發生在今天,你會采取什麽樣的方法來抑制它?
木神原英資:泡沫經濟發生時是以不同的金融形式呈現的,比如利率上漲。實際上這是由于我們要控制貨幣數量而造成的。那時我們對放貸業務進行了限制。現在中國也可以采取同樣的措施,對房屋的貸款進行一些限制。這是我個人的判斷和意見。
中國新聞周刊:80年代末,日本金融體系曾經面臨很大的風險。你作爲主管金融政策的官員,當時都嘗試過哪些政策?有沒有尋找到一個合適的政策?
木神原英資:80年代確實是泡沫經濟的時代。爲了抑制泡沫經濟的發展,日本政府陷入了非常艱難的境地。當市場交易量大幅攀高時,當局要想根據市場經濟的狀况使其放緩是很難的。因爲房地産業也出現了泡沫現象,所以當時銀行還做出了限制貸款的舉措。如何來控制泡沫的形成與破滅,對當局來講真是相當困難。我認爲這與當今中國所面臨的狀况是相同的。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似乎是市場經濟的一種宿命。市場經濟就一定會有産生泡沫和泡沫破裂的這個過程。
中國新聞周刊:根據你的經驗,政府應采取怎樣的措施才能最爲有效地保證金融體系的穩定?
木神原英資:進行金融監督,建立類似監督管理委員會的組織進行監管,這涉及如何建立一種在一定程度上監控全國金融形式的體制。隨著金融市場的擴大,參與到市場中的人日益增加,强化金融監督體制也就更加重要。而且,由于必須要建立和發達國家一樣的金融監管體制,所以儘快推進强化金融體系建設也非常重要。
“中國不會出現匯率急劇增長”
中國新聞周刊:目前中國存在著明顯的流動性過剩問題,你如何看待這種流動性過剩的原因?
木神原英資:原因之一是人民幣的升值幅度過小。政府爲了控制人民幣的增值投入了大量的現金購買美元,而且是在短期內大量的購買,這樣就花費了大量的人民幣。最終導致了金融的緩慢發展。這種現金投入所帶來的經濟增長的緩慢就會造成流動性過剩的情况;不合理的整合金融政策與兌換政策,就會導致外匯儲備的急速增長。沒有哪個國家的外幣儲備是以這種方式來增長的。所以,必須要整合兌換政策與金融政策,從而進入真正的緊縮經濟的階段。
中國新聞周刊:2003年9月13日,“歐元之父”羅伯特•蒙代爾(Robert Mundell)在北京接受《中國新聞周刊》專訪時曾說過:“匯率不完全是一個純經濟學問題,有些國家提出要人民幣升值,也許是這些國家希望中國變弱的一種手段,中國應該吸取日本的教訓”。匯率問題究竟是一個純粹的經濟、金融問題,還是也包含了强烈的國際政治因素在內?
木神原英資:我認爲兩方面的原因都存在。今後的問題是,人民幣將繼續大幅升值,恐怕今年內會再升值10%到15%左右。我想這幷非壞事,當能源和糧食價格到達非常高位的時候,有時需要一個國家的貨幣也維持在高位。中國的一部分出口商品,即使在人民幣升值的環境當中,仍然能够維持競爭力。而人民幣升值,同樣意味著原材料的價格下降,或者是糧食、能源的進口價格降低。中國現在已經逐步成爲能源和糧食的准進口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人民幣的升值對于中國還是有好的一面,沒有必要對其抱有恐懼感。雖然人民幣的升值或許對中國農村地區有一定負面影響,但在國際糧食價格看漲的背景之下,即使升值一點,也幷不至于構成對農村經濟的打擊。所以我認爲10%,甚至根據情况再提高一些升值幅度都是有必要的。從日本的經驗看,貨幣匯率維持在高位幷不是一件好的事情。
中國新聞周刊:當時日本對日元匯率偏高問題不是也很緊張嗎?
木神原英資:當時日元急劇升值,在“廣場條約”之前(1美元)相當于250日元左右,升值後,一下子就只值120日元了。之後日元繼續走高,變成只值80日元。從1985年到1995年的十年間,同等價值的外幣可兌換的日元只有原來的三分之一。這個增長速度顯然是過快了。中國不會出現那樣的匯率急劇增長,對于中國來說,現在10%、15%這樣的速度增長是很好的趨勢。
中國新聞周刊:2008年4月10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突破7∶1,達到6.992∶1,自此,人民幣匯率進入“6時代”。人民幣的不斷升值自然引發了人們的疑問:人民幣匯率的合適水平到底在哪里?
木神原英資:確定適當的匯率是非常困難的。中國正處于高速發展、迅速邁向現代化的時期,這勢必會導致人民幣升值的壓力。過去日元對美元的中間價是360,現在差不多是103左右,下降了差不多三分之一。我想中國在今後的二三十年裏應該也會像日本一樣處于人民幣不斷增值的狀態。如此快速的增長確實會帶來相當大的問題,所以必須以適當的政策手段加以控制。
中國新聞周刊:對于中國目前采取的宏觀經濟政策,你有什麽建議?
木神原英資:中國的宏觀經濟目前在整體上産生了一種“泡沫”趨勢。因此,實施“軟著陸”是非常必要的。我記得中國政府大概是計劃在5年之內實現這個目標,使GDP增長降落到7%和8%之間,必須要在這個數值之間實現軟著陸。現在的GDP增長仍然在10.5%左右,因此還必須使其下降大約3%。這是一個艱巨的任務,能否實現,將是中國政府今後的重要課題。不造成行市的大幅度波動、平穩降低GDP的增長率是一件相當艱難的事情。 (記者/張一帆 見習記者/吳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意PHI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